茶事日记:饮罢君且去,瓶花两无言 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2-03-25 16:00作者:五行养生茶疗首创者 向天借得三千岁,好看此图八百年 古人瓶花之美,在于以微小的事物,稀疏的姿态;能以状天地之间的伟大,能见万物之中的繁华。 或者说,画中境界所呈现,即是作者心中理想国度的具体探索。又或者说,古人的创作,是给自己看的;所以没有过多的表演,也没有刻意的遮盖。 轻与重,虚与实,浓与淡,远与近,大与小,着重与留白……,一切都刚刚好,让人觉得舒服,轻松,甚至升起一种“我也要如此这般美好”的愿望。 面壁如面世,无花亦有芳 在光影与心灵的微妙合作下,平凡的事物以艺术的名义获得的隐秘而确定的新生。 细看之下,一扇素墙顿时有了“远山含黛、近水含烟”的韵味;瓶中的枝条也有了微妙的变化。 比如其中暗红叶子给人“花开得正艳”的感受,而几片绿叶则呈现出“欢呼与嘹亮”…… 煮茶分盏温经手,礼佛明心沉水香 基于对茶的热爱,对茶事的无可挑剔,以及对生活的别无选择,我依然深信:茶人之肌肤,得茶水清洁洗涤,日久则如晴雪之好;茶人之心灵,得茶香陶冶濡沫,日久则如古玉之润…… 尚未分盏饮茶,席上茶客已然陶醉。又或者说,品饮茶汤只是一个美好而不失礼仪的借口罢了;内心真正的愿望,也许是从来都未改变过。 如观摩画作,并非仅仅为了为了色彩浓淡,以及线条的曲折:而是希望以色彩与线条为道路,一睹作者内心世界的富饶和精彩。 饮罢君且去,瓶花两无言 对于茶客而言,将杯中的茶喝完,也就意味着一期一会的圆满;谢过主人,挥挥衣袖,优雅转身便各自归去。 而对于茶人而言,此时茶会尚进行到七分处,还有三分就是:收拾茶室,善待茶渣,以及清洁器物并使之回归各处。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,茶人不再需要照顾茶客的感受,拥有足够的机会与器物乃至整个空间,展开静谧而专注的对话。 优秀的茶人竭尽努力使一切恢复到茶会之前,不留下一物,也不遗漏一物。这既是对茶事的尊重,也是对自己的嘉许:茶人因此获得诸多与修行者相通的感悟。 |